《人民日报》刊登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建言:为孩子点燃创新的火花

作者: 人民日报 |发布时间:2017-09-15 10:50:25

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提交了《关于重视国民创新意识培养从小学开始增设创新课程的建议》提案。日前,吴志明委员就相关议题接受《人民日报》专访。7月19日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议政建言版上,刊登了民建福建省委主委、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吴志明的建言《为孩子点燃创新的火花》。

20170720040614243.jpg

为孩子点燃创新的火花

◇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福建省委主委、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  吴志明
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,国家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争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。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。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、创新创造能力。从我们的教育现状来看,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短板。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过程,而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,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,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,求知欲强烈,又富于幻想,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切入时机。因此人的创新思维应当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和培养。

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,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合力。政府应该制定鼓励创新创造的相关文件法规,从政策引导、资金扶持等方面形成创新思维培养从娃娃抓起的制度规范。要加强幼儿阶段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,传播创新教育的思路、方法与途径,抵御社会风气、传统教育观念惯性所带来的影响,形成社会共识。

将创新思维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将质疑精神、创新意识、创新思维与方法渗透和融入学科教学、校内外科教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中。建议统编适合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材,激活孩子们心中创新思维的火花,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质。建议尽快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专门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、创造能力、创造习惯为宗旨的“创造性”课程。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做到“综合化”,比如把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综合为自然科学;在教学内容课时加大美育权重,美育作为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有着独特的功能;在教学方式上更多采取体验式教学,结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,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,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。

这个过程同样离不开家庭的参与。家庭是孩子接受创新教育的最早场所。一方面,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使家长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。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,以适当的考核形式,将创新思维纳入高校考核体系,无疑是广大家长注重孩子创新意识培养的最大推动力。另一方面,要推动全社会各界以家庭为舞台开展家庭创新教育,使家庭创新实践融入家庭文化的基因。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沟通,切实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,争取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主动参与,并最终形成推动创新教育的合力。※